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仪征经济开发区
一、基本情况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仪征分公司面向120余家中小企业开放场景应用、共享生产要素、搭建共性平台、开展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形成了“1+100”的融通发展产业格局,探索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生态圈融通模式。作为国家火炬计划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园区引进大众在全球第二个、中国首个工业4.0标杆式整车工厂,发挥上汽大众龙头企业优势,形成辐射周边300公里范围的汽车制造企业合作圈,具有无可替代的整车制造集聚效应。加速集聚创新资源,引导中小企业精准补链扩链,打造供需稳定的优势产业链和地标性产业集群。依托产业链推进“智改数转”,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增强智能制造能力的切实可行方案和最优路径,推动大中小企业建立充分互联协作的信息通道,一批中小型企业通过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物流仓储、经营管理、售后服务等关键环节数字化技术深度应用,围绕跨领域大数据的应用创新和服务模式,进一步降低创新风险、提升全要素生产效率,在细分领域集聚一批排头兵企业,形成专精特新发展的良好产业生态。
二、主要做法
(一)专注细分领域,通过优质企业打造标志性产业集群
1.以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为主导,强化全产业链集聚。上汽大众整车项目落户以来,规划建设了占地7000亩的零部件集聚区,一批国内外零部件龙头企业纷纷落户,初步形成了汽车“全产业链”集群集聚、整车及零部件“1+100”产业格局,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家。
2.以龙头企业为牵引,促进供应链协同。上汽大众将配套中小企业纳入共同的供应链管理、质量管理、标准管理、合作研发管理等,形成创新链共享、供应链协同、数据链联通、产业链协作、资金链渗透的融通发展模式,建立稳定的协作配套关系。
(二)抢占“新赛道”,通过协同创新带动产业链补链扩链
1.布局智能网联“新赛道”。仪征经开区将以智能网联汽车为代表的汽车电子产业作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方向,加快网联设施建设,促进智能汽车与周围环境和设施的泛在互联,加快自动驾驶技术进步。
2.强化创新项目驱动。紧盯科技强企,发挥重点项目对创新发展支撑作用,精心筛选确定科技含量高、拉动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作为推动企业科技创新的驱动力,涌现出一批极具创新特色的优质项目。
3.强化创新平台支撑。建设“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试验检测中心”,检测范围覆盖汽车整车法规性检测项目、研发试验项目、零部件试验项目、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网联汽车试验、标准法规研究等,通过该平台建立行业协同标准体系。
(三)聚焦“智改数转”,通过产业链数字化赋能带动中小企业向“智造”攀升
1.强化智能制造体系建设。仪征汽车工业园围绕汽车制造领域,加速集聚创新资源,不断提高生产装备和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水平,推动企业之间建立充分互联协作的智能制造体系。
2.加大智能制造企业培育。通过建立智能车间储备企业库,对具备智能制造基础的百余家企业进行调研摸排,加大引导储备企业进行智能化技术改造。
3.推动大数据+产业融合创新。仪征经济开发区规划建设总面积4平方公里的大数据产业园,已经集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星北斗、腾讯等一批龙头项目。
(四)围绕产业需求优化融通环境,通过资源平台共创共享构建新型产业生态圈
1.打造创新创业平台。实施总投资10亿元的大众广场科技综合体建设项目,新建科技研发综合楼、汽车商务大厦、会议中心、裙楼等主要建筑,打造汽车产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研发设计等专业平台。
2.搭建园区中介服务平台。引入苏中专利事务所、南京博士科技等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帮助企业实现科技攻关与成果转化,提高技术的应用性;引入宗申律师事务所、佳诚会计事务所,解决企业运营中法务、财务方面的矛盾和冲突。
3.引流资本市场“活水”。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投贷联动、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股权质押贷款、信用保证保险贷款、并购贷款等金融创新业务,大力支持创新型企业发展。
三、取得成效
(一)产业集聚度进一步提升
2021年,仪征经济开发区新入驻汽车及零部件企业数占入驻企业总数比重达到80.3%,较2019年增长19.8%。截至2021年,培育行业龙头企业3家,达成合作的龙头企业36家,从业人员数8206人,与载体合作的资本服务机构35个,拥有或合作的各类专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24个,组织创新创业大赛和项目路演18次。
(二)产业质态进一步优化
截至2021年底,园区实现亩均收入577.32万元,催生中小企业数51家。2019-2021年,大中小企业融通型特色载体入驻企业毕业数为134家;入驻企业挂牌或上市为4个;入驻企业规模升级达92家;入驻该类型载体的企业被认定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合计数111家;入驻企业年度营业收入总额达757亿元,利润总额104亿元,实缴税金总额达23亿元;入驻企业年度新增就业人数达3114人,入驻企业年度研发投入达6.3亿元;载体促进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达成的交易额及投资额达277.8亿元;主要经济指标两年增速超过50%。
(三)辐射带动力进一步增强
2021年,仪征经开区大中小企业融通型特色载体通过资源共享、服务合作等方式支持经开区以外的中小企业数达117家,较2019年增长了290%。特色载体充分发挥产业供应链联动作用和载体孵化服务功能,极大地促进带动了经开区周边地区相关产业内中小企业的发展。
四、创新点分析
(一)以产业集聚打造融通发展核心竞争力
1.全产业链式集群发展。围绕上汽大众,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创新企业加速汇集,基本建成了产品特色明显、核心企业带动作用大、技术创新能力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发展体系。
2.质量标准引领产业集聚。通过与生产体系中上百家上游链条供应商的规模化紧密合作,逐步形成开发区汽车及零件制造产业链优势,把握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核心资源,形成未来更具有壁垒优势的市场竞争力。
(二)以数字化融合铸就供应链协同生态
1.推进供应链协同制造。推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实现协同采购、协同物流,促进大中小企业专业化分工协作,降低生产经营和交易成本。
2.推进流通与生产深度融合。积极推动供应链、行业、产业集群等多种形式的场景生态建设,依托数字化平台的高效链接优势,全面提高供应链的协同水平。
3.推进服务与制造融合。加快汽车展示交易服务,高标准建设现代化汽车新车及二手车展示交易平台。
(三)以市场主体培育强化融通发展优势
1.壮大龙头骨干企业。鼓励龙头企业争创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和产品,引导龙头骨干企业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制(修)订,不断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与服务水平。
2.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大力实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瞪羚和雏鹰企业培育计划。
(四)以创新协同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1.强化公共服务平台支撑。加快建设仪征汽车产业技术研究院、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试验检测中心、智能网联汽车工业大数据创新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企业技术需求与服务平台供给点对点精准对接。
2.做强企业研发机构。鼓励大型企业向中小微企业开放实验仪器、装备和设施,开展技术研发与合作,帮助中小企业开发新产品,培养专业人才。
3.建立技术创新联盟。探索“政产学研用金”一体化的合作共赢机制,构建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完善资金链、整合人才链、提升价值链的全链式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立足八大赋能体系打造“枝繁叶茂”的网安全景生态
奇安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奇安信集团作为中国网络安全行业领军企业,专注于为各类机构提供企业级产品、技术和服务,凭借持续的研发创新和以实战攻防为核心的安全能力,成为了新一代网络安全领军者。目前,奇安信打造了一系列研发平台,已发布8大研发平台,还有30余个平台在研,把安全能力模块化、体系化输出到产品和服务中,全面支撑了高效研发和定制。奇安信本着“共享、共生、共赢”的合作理念,与网络安全领域的安全技术合作伙伴、信息化领域的解决方案合作伙伴、渠道业务合作伙伴、安全服务合作伙伴以及社区开发者等各类伙伴全面合作,助力生态内中小企业提升竞争力。
一是共享赋能,持续整合安全能力和集团平台资源,与行业合作伙伴共享安全能力与资源;二是共生赋能,以安全为纽带,实现与伙伴方案融合,与伙伴业务共同生长;三是共赢赋能,与伙伴共同满足客户需求,实现多赢、共赢。基于以上理念,奇安信把公司长期的技术积累,打造为了一个平台化的安全技术底座,通过集成与被集成,帮助合作伙伴快速打造为客户提供整体安全解决方案的能力,同时,借助公司在安全领域的市场营销、技术服务、人才培养以及投资运营方面的资源优势,全方位多维度赋能合作伙伴,共同构建安全行业全景平台。
二、主要做法
(一)融资资源赋能:提供关键性融资资源,制定融资策略、把握融资节奏
一是组织创业比赛。通过集团组织的大型会议,为被投企业提供获取资本助力的赋能平台。二是精准对接投资机构。借助集团投资板块资源,有针对性的推介被投企业至投资机构,协助融资。三是提供类财务顾问服务。协助梳理商业计划书,公司财务法务问题,为公司再融资节奏及方案提供建议。
(二)战略咨询赋能:提供基于产业理解的关键战略建议、策略节奏建议
一是组织被投企业战略研讨会。定期邀请被投企业创始人,对被投企业发展战略及业务规划提出指导意见。二是集团战略政策输出。定期向被投企业更新并输出集团战略规划,协助被投企业融入集团平台体系,保持战略一致性。
(三)品牌推广赋能:对接内外部媒体资源开展品牌推广
一是组织PKS大会和安全创客汇。邀请组织被投企业参加PKS大会及安全创客汇,为被投企业做技术方向指引、获取资本助力、嫁接外部平台资源及品牌推广。二是链接媒体资源。同专业媒体建立深度合作(投资界,安全牛,36氪等),定期推出人物,行业相关专访及报道,提高曝光率和影响力三是打造集团投资平台公众号。归口各类媒体信息,生产奇安信投资平台内容,主要包括公司资讯、创始人访谈、行业研究、人才招聘等。
(四)市场营销赋能:协助渠道建设,支持商务拓展
一是内部推广。通过内部营销推广系统,定期更新被投企业产品信息。二是商务拓展。将被投企业视为渠道,享受核心渠道价格和政策,提升营收及利润。三是销售协助。充分发挥奇安信大销售的优势,带动被投企业发展。
(五)培训资源赋能:提供尽可能丰富的培训选项
一是提供集团内部培训资源。为被投企业开通账号,在集团开展培训时,同步规划,以职能分类,引入市场、销售、品牌、管理、资本等多层面专项培训。二是提供合作伙伴培训资源。借助合作伙伴及提供培训业务的被投企业,不定期提供优质培训资源。
(六)内部合作赋能:促进被投企业之间的业务合作和经验分享
一是加强经验交流,定期举办行业交流会议,建立融通平台。二是协助起草标准,协助有能力的被投企业共同起草行业标准、交付省级和国家级课题,提高硬通货能力。三是项目协同,为被投企业项目报备的重要项目提供保护,协作将项目产品品类做大。
(七)管理咨询赋能:在财法税层面协助提供专业服务
为了更好地为生态平台中小企业赋能,集团专门成立了治理赋能专项小组,针对被投企业遇到的公司治理问题,由专业的财法税部门同事共同制定解决方案,主要包括投资协议把关、对突发的法律问题,长期税务筹划提供支持,协助制定财务制度,梳理企业财务风险等。
(八)专家资源赋能:通过荣誉聘请的方式设立战略投资赋能专家库
整合集团内部包括业务端(销售、售前、产线等)和职能端(市场、人力、产研、解决方案中心、战略咨询规划等)在内的优秀专家人才,进一步提升奇安信行业平台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各职能线与被投资公司需求的快速高效链接,更好地为生态平台中小企业进行赋能。
三、取得成效
(一)获得良好投资收益
奇安信作为国内网安行业的引领者,一直努力发挥龙头作用,聚集和整合上下游优质产业资源,带领产业链各个环节企业的协同发展、共享资源、相互赋能、协调发展、合作共赢。企业充分利用自身资源禀赋和平台资源对被投企业进行全方位赋能,实现连接、赋能、成长的全阶段协同,帮助被投企业实现价值增值。搭建各类赋能平台协同多元化投资,除独立IPO、股权转让外,还包括奇安信集团等上市公司兼并收购或平台上下游产业重组整合。截至目前,奇安信投资参股公司超过30家,累计出资金额近20亿元;累计投资浮盈和盈利近20亿元,投资回报率近一倍。产生浮盈项目综合三年期IRR约50%,高于市场上一线投资机构水平。
(二)获得良好产业协同助力
奇安信通过投资并购、业务合作、产业导入和资源整合等方式,持续不断地搭建和扩充平台资源,累计与超过100家行业企业搭建了赋能平台并进行多维度合作,实现互利互惠,达到融通创新的共赢效果。
四、创新点分析
(一)推动生态圈资源赋能
奇安信通过向合作企业提供各类网络安全平台和技术,增强伙伴能力。
1.营销资源平台赋能:通过产品转售、产品代理和OEM等方式,借助公司营销体系来扩大伙伴销售业务。
2.技术资源平台赋能:向伙伴企业提供鲲鹏、数据中台、诺亚、大数据集群、攻击行为分析、网络犯罪分析等各类技术平台。
3.安全能力资源平台赋能:通过SDK、API、引擎、云服务等方式交付特定的安全能力,增强伙伴产品的安全能力。
4.安全工具平台赋能:向合作伙伴提供沙箱、漏洞挖掘、自动化攻击测试、解密、XBR扫描等安全工具。
5.开发资源平台赋能:包括各类开发过程使用的流程协作、开发组件/引擎/资源库以及开发平台、开发框架等。
6.威胁情报平台赋能:可提供IP信誉情报、安全监测报告、漏洞报告、失陷情报、文件信誉报告在内的威胁情报服务;
7.专家服务平台赋能:提供各类安全专家服务,包括攻防对抗实施、高级分析检测、网络犯罪对抗、安全工具开发等。
(二)深化生态圈协同创新赋能
立足全行业高质量发展目标,奇安信通过一系列网络安全服务,赋能产业链各环节的合作企业进行融通创新和市场拓展。
1.数据安全治理:赋能关口前移,走近销售线,为数据安全治理企业创造机会,创造更多商机,带动销售数字增长;引导数据安全治理企业将项目经验和知识产品化,提高被投企业元效,同步加入货架,带动销售。
2.工控安全:被投企业通常具备较强的服务属性,通过为其提供带货通道及政策,既可带动销售额及毛利增长,又可提供投资身份和品牌背书。
3.车联网安全:协助企业产品线梳理和理解汽车安全市场及需求,树立集团在汽车安全技术端和市场端权威,对汽车安全市场分类分工,牵头车企市场拓展和合作方政府拓展,以汽车安全拓展组联合拓展项目,提高汽车安全项目营收。
4.密码应用:基于行业做全国轮训,外部伙伴拓展推广密码应用整体方案。结合发布的行业密码应用培训,在平台中找合作伙伴,与其数据库、信息系统做整体方案,在行业维度结合已发布的医疗行业密码应用及密评方案联合拓展。
(三)通过战略投资实现生态圈增量扩容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加速改革,以及证券市场注册制改革的深入,市场的行为模式在变化,企业估值的偏好在变化,在宏观市场中,不同的趋势将可能在同一个板块中同时发生。企业或将不再把成功上市作为最优秀的代表,随着相应的规则更新和打破,网络安全也将迎来并购的新机会。对于规模相对较小的公司来说,如果无法看到持续成长的机会,相比上市可能会更优选被并购,因此对现今网络安全行业的规模企业来说,争取优质的并购标的,补充短板,提升战略协同,将成为重要的增长突破点,战略投资并购将成为各企业之间重要的竞争方向。奇安信集团上市后,强化了安全领军者的地位,将根据新的制度和政策,以新的策略和新的常态来推进投资并购工作,充分利用目前网络安全行业的良好发展环境和政策支持,通过建立资本赋能平台,努力扶持优质中小型被投企业公司快速成长,支持其对外融资和资本运作。
(四)强化产业生态圈战略规划布局
建立良性、健康的泛网络安全平台,扶持网安创业公司发展壮大。一是打通上下游产业链,高效配置集团各项资源;二是以投后管理带动产研、投资和业务规划,为集团业务发展和成长做好技术、产品、人才、客户等资源的储备与整合,建立有效的赋能支撑平台。
(五)打造网络安全创投平台
作为聚焦网络安全领域的专业创投平台,“安全创客汇”自2016年创办以来,通过建立创投赋能平台,已挖掘和扶植了一批国内外优秀的安全创新企业。在过去的5年里,进入到决赛阶段的50家创业企业中,赛后已有90%企业获得了融资,总融资额超过25亿元。投资人评委来自国投创业投资基金、诚通基金、国风投、IDG资本、沸点资本等相关一线创投资本。已有更多安全行业的初创企业,将“安全创客汇”视为寻求行业认可和获取资本助力的最佳平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网站标识码:bm07000001 京ICP备 0400000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1027000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