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rarData":{"select":{},"form":{},"grid":{},"tree":{},"checkbox":{},"asyncTree":{},"radio":{}},"warn":"","json":{"tzggList":[{"allx":"","ally":"","alms":"","cjcode":"","ercode":"","fblx":"","fbsj":"2025-09-26 14:38:10.867","hycode":"","id":"60cd63c7097b4ee2874236743c837d13","llrjgmc":"","nr":"
\n\t

\n\t\t工信厅企业函〔2025〕386号<\/p>\n\t

\n\t\t <\/p>\n\t

\n\t\t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小企业主管部门:<\/p>\n\t

\n\t\t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的决策部署,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一部门关于开展“携手行动” 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2022—2025年)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22〕54号)要求,在总结前两年工作经验基础上,拟自2025年起常态化开展大企业“发榜”中小企业“揭榜”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p>\n\t

\n\t\t一、总体要求<\/p>\n\t

\n\t\t聚焦制造强国、网络强国重点领域,通过龙头企业发布产业技术创新和配套需求,中小企业“揭榜”攻关,由大企业与中小企业自愿基于市场原则进行合作,助力大企业精准对接更多未进入供应商体系的协同创新伙伴,助力更多中小企业融入大企业产业链供应链,实现创新需求由市场提出、创新主体由市场选择、创新成果由市场验证,攻克一批产业技术难题,形成一批融通创新成果,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p>\n\t

\n\t\t二、组织方式<\/p>\n\t

\n\t\t(一)征集大企业需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小企业主管部门(以下统称省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司局组织动员本地区、本行业有一定带动作用的大企业,结合自身发展实际,重点围绕三方面“发榜”:一是能够为中小企业新技术、新产品提供应用场景验证机会;二是对中小企业产品服务有采购需求,为中小企业融入供应链创新链提供机会;三是愿同中小企业开展联合技术创新攻关。有“发榜”意愿的大企业,可于每季度首月15日前在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平台(以下简称平台)(https://zjtx.miit.gov.cn/)中供需对接——大企业“发榜”中小企业“揭榜”模块,根据“发榜”类型填写《大企业需求表》(附件1、2、3,可选择是否公开企业名称)。平台将结合需求可行性等情况,筛选形成大企业需求目录,并于每季度首月20日前向社会公开发布。<\/p>\n\t

\n\t\t(二)组织中小企业“揭榜”。围绕大企业需求信息,平台将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库中遴选出有“揭榜”潜力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于每季度首月30日前定向推送信息,并同步通知省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有“揭榜”意愿的中小企业应于每季度次月30日前,在平台中供需对接——大企业“发榜”中小企业“揭榜”模块,填写《中小企业“揭榜”对接表》(附件4)。对接表将推送至“发榜”大企业。<\/p>\n\t

\n\t\t(三)确定“揭榜”企业名单。“发榜”大企业根据“揭榜”中小企业的团队水平、研发能力、技术方案、与需求匹配度等组织遴选,选出拟“揭榜”中小企业并在平台反馈。平台将适时发布“揭榜”结果(“揭榜”中小企业不得是“发榜”大企业的子公司、控股公司、供应商等关联企业)。项目完成后由大企业自主安排验收,确定“揭榜”中小企业是否进入应用场景验证清单、供应商目录或继续深化合作关系,协同推进技术攻关和创新。<\/p>\n\t

\n\t\t(四)做好服务支撑。省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利用好对接平台,充分发挥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作用,动员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平台性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等加强服务支持,为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协同攻关提供中试验证、知识产权申报和管理、融资促进、市场开拓等服务,为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营造良好环境。<\/p>\n\t

\n\t\t三、工作要求<\/p>\n\t

\n\t\t(一)加强组织指导。省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牵头作用,加大宣传动员力度,组织本地区大企业和优质中小企业积极参与,加强后续跟踪服务,及时帮助企业对接协调解决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工作取得实效。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印发的《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试行)》,成功“发榜”和“揭榜”的企业数量,将作为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情况纳入区域评估分数。<\/p>\n\t

\n\t\t(二)强化政策支持。各地对入选“揭榜”名单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中央财政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中予以适度倾斜;对入选“揭榜”名单的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创新型中小企业,要结合当地实际,通过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现有项目,采取适当方式予以倾斜支持。<\/p>\n\t

\n\t\t(三)注重工作协同。省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以开展“揭榜”“发榜”工作为契机,与“百场万企”融通对接、“一月一链”融资促进、“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服务月”等活动相互协同,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丰富对接形式,提升对接效率,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工作进一步提质扩面,构建大中小企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融通创新生态。<\/p>\n\t

\n\t\t <\/p>\n\t

\n\t\t附件:1.大企业需求表<\/a>(场景验证类)<\/p>\n\t

\n\t\t           2.大企业需求表<\/a>(采购需求类)<\/p>\n\t

\n\t\t           3.大企业需求表<\/a>(技术攻关类)<\/p>\n\t

\n\t\t          4.中小企业“揭榜”对接表<\/a><\/p>\n\t

\n\t\t <\/p>\n\t

\n\t\t <\/p>\n\t

\n\t\t <\/p>\n\t

\n\t\t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p>\n\t

\n\t\t2025年9月25日<\/p>\n<\/div>\n

\n\t <\/p>","sancode":"","sffb":"1","title":"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常态化组织开展大企业“发榜”中小企业“揭榜”工作的通知"},{"allx":"","ally":"","alms":"","cjcode":"","ercode":"","fblx":"","fbsj":"2025-08-21 09:10:39.383","hycode":"","id":"2e2e0670a783436ea6a99e7bf3a537c0","llrjgmc":"","nr":"

\n\t工企业函〔2025〕187 号<\/p>\n

\n\t <\/p>\n

\n\t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小企业主管部门:<\/p>\n

\n\t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决策部署,落实《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要求,加速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现组织开展2025年度人工智能赋能中小企业典型应用场景征集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p>\n

\n\t一、总体要求<\/p>\n

\n\t围绕人工智能赋能中小企业(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中小企业,不仅限于制造业)创新产品服务、优化业务流程等重点方向,深入探索、发掘一批前瞻性、创新性和示范性突出的典型应用场景(应避免将发展较为成熟的常规性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纳入申报范围),为广大中小企业运用人工智能实现创新发展提供实践指引和参考借鉴。<\/p>\n

\n\t二、征集方向<\/p>\n

\n\t(一)人工智能赋能中小企业“创新产品服务”<\/p>\n

\n\t场景内容应突出中小企业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突破性创新,研发具有前瞻性的新产品、新服务,以技术驱动业务模式根本性升级,推动经营模式和发展路径实现重大变革,开辟新的商业空间。具体可包括但不限于:<\/p>\n

\n\t智能化产品。应用领先的人工智能技术,具备自主感知、深度学习、自主决策、互动反馈等高级功能,面向未来创新场景的智能实体或虚拟产品。实体产品,如:智能工业机器人、智能巡检车、智能仓储物流设备、智能家居设备、可穿戴智能设备、智能教育硬件、智能医疗健康监测设备等。虚拟产品如:人工智能驱动的智能软件、垂类大模型(微调大模型)、内容创作平台、智能工具和智能体等。<\/p>\n

\n\t智能化服务。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对外提供的各类新型服务,以及由人工智能驱动的创新商业模式,如:基于人工智能的检测咨询服务、“产品+数据+人工智能模型”的设备预测性维护服务、智能风控及智能投顾服务、智能供应链服务、智能办公工具以及面向工业、金融、政务、医疗、消费等行业的其他智能化服务。<\/p>\n

\n\t(二)人工智能赋能中小企业“优化业务流程”<\/p>\n

\n\t场景内容体现中小企业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在研发设计、生产管控、质量检测、设备维护、采购供应、营销售后、经营管理等某个具体环节或场景开展数字化改造,推动业务流程大幅优化或业务能力明显提升,从而实现提质降本增效,企业发展韧性显著增强。具体可包括但不限于:<\/p>\n

\n\t研发设计智能化。在产品研发与软件开发环节,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深度介入,实现从概念到成品的全面提速与质量提升,如:利用生成式设计探索产品结构方案;通过人工智能加速复杂的仿真测试;借助人工智能编程助手进行代码生成、补全与优化等。<\/p>\n

\n\t生产运维智能化。在生产制造与信息系统运维环节,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打造具备自我调节能力的智能化运营体系,如:通过人工智能分析动态优化生产计划与工艺参数;基于设备传感器数据进行预测性维护;利用高精度视觉质检,识别产品瑕疵。在IT运维中,通过人工智能实现应用性能的智能监控与异常根因定位,对安全威胁进行7×24小时的智能检测、分析与自动化响应等。<\/p>\n

\n\t经营管理智能化。在经营管理与客户服务等非生产核心环节,应用人工智能作为效率引擎,推动业务流程的自动化与智能化,如: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实现合同、标书等文件的智能审查与关键信息提取,加速法务、商务流程;应用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处理高重复性的财务、人事工作;基于智能客服为客户提供更高效、更人性化的服务体验等。<\/p>\n

\n\t(三)其他<\/p>\n

\n\t除上述两个征集方向外,申报主体也可结合自身情况,总结提炼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创新发展的其他路径和模式进行申报。<\/p>\n

\n\t三、申报方式及要求<\/p>\n

\n\t(一)申报方式<\/p>\n

\n\t1.场景原则上由中小企业报送,申报主体结合征集方向要求和拟申报场景特点选择上述一个征集方向进行申报,每个申报主体报送场景数不超过2个。<\/p>\n

\n\t2.请申报主体于2025年8月 29日24:00前,在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平台(zjtx.miit.gov.cn)-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典型场景征集入口,根据提示完成填报。填报完成后,系统将生成“典型场景申报表”(模板见附件1),请下载打印并加盖企业公章后在系统中完成上传。<\/p>\n

\n\t3.申报完成后,各省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在征集系统进行审核推荐,并下载填写“XX省报送场景汇总表”(见附件2),加盖单位公章后于2025年9月5日24:00前在系统中完成上传。<\/p>\n

\n\t(二)申报要求<\/p>\n

\n\t1.申报主体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近三年经济效益良好、信用记录良好且近三年未发生过重大安全(含网络安全、数据安全)、质量等事故,无违法违规行为。<\/p>\n

\n\t2.报送场景需符合征集方向要求,实事求是、逻辑清晰、重点突出、数据详实,具备较强借鉴意义和复制推广价值。<\/p>\n

\n\t四、遴选发布<\/p>\n

\n\t后续我们将组织专家对各省市推荐场景进行评审,对入选场景进行整理汇编,借助大会等平台进行发布,加大宣传推广力度。<\/p>\n

\n\t联系人及联系方式:<\/p>\n

\n\t010-87901032/15261895819<\/p>\n

\n\t010-88684609/13001153697<\/p>\n

\n\t <\/p>\n

\n\t附件:1.典型场景申报表(模板)<\/a><\/p>\n

\n\t2.XX省(市、区)报送场景汇总表<\/a><\/p>\n

\n\t <\/p>\n

\n\t <\/p>\n

\n\t <\/p>\n

\n\t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p>\n

\n\t2025 年 8 月 15 日 <\/p>","sancode":"","sffb":"1","title":"关于征集2025年度中小企业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的通知"},{"allx":"","ally":"","alms":"","cjcode":"","ercode":"","fblx":"","fbsj":"2025-07-01 13:10:17.0","hycode":"","id":"22e698c0b0e048ffa02f4a9f40a9c108","llrjgmc":"","nr":"

\n\t工信厅联企业函〔2025〕205号<\/p>\n

\n\t <\/p>\n

\n\t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国资委、知识产权局、工商联:<\/p>\n

\n\t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的决策部署,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一部门关于开展“携手行动” 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2022—2025年)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22〕54号)要求,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知识产权局、全国工商联联合组织开展2025年“百场万企”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活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p>\n

\n\t一、活动目标<\/p>\n

\n\t建立完善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渠道,集聚知识产权服务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等各方资源,搭建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交流、展示、服务、对接平台,丰富拓展融通对接的广度、维度和深度,推动更多中小企业融入大企业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共同积极应对外部风险挑战,携手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p>\n

\n\t二、活动时间<\/p>\n

\n\t2025年全年<\/p>\n

\n\t三、活动内容<\/p>\n

\n\t(一)组织开展产业链专场对接活动。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司局以行业龙头企业为依托,组织开展人工智能、大飞机等产业链对接活动(见附件1)。部分省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国资委、知识产权局、工商联结合本省重点产业链,组织开展全国性的融通对接活动(见附件2),活动名称原则上统一为“百场万企”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活动。<\/p>\n

\n\t(二)开展中央企业、民营企业与中小企业专场对接。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国务院国资委举办走进央企、闭门对接会等央企与中小企业系列对接活动,与中央企业产业链融通发展共链行动有效衔接,发挥中央企业链长作用,加强对中小企业支持带动;联合全国工商联举办大型民营企业与中小企业系列对接活动(见附件3),推动大型民营企业面向中小企业开放创新资源和供应链体系;联合国家知识产权局举办专利转化活动(见附件4),以专利合作促进融通创新。<\/p>\n

\n\t(三)各地分层次分领域举办形式多样的对接活动。各地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国资委、知识产权局、工商联结合当地产业基础和发展实际,聚焦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分层次分领域举办本区域融通对接活动,广泛集聚各方资源,推动健全完善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的生态体系。包括但不限于:<\/p>\n

\n\t1.依托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各地中小企业主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开展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专场“百场万企”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活动,进一步畅通集群协作网络、打造完整产业链条。<\/p>\n

\n\t2.依托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转化资源库,各地知识产权局、中小企业主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聚焦特色优势产业,组织产业园区、行业协会、专业机构等共同参与,分领域组织专利转化对接系列活动,加速一批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实现产业化,以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加快打造一批以专利产业化为成长路径的样板企业。<\/p>\n

\n\t3.依托数字化产业链供应链平台开展融通对接。鼓励开展链式转型专场对接,推动链主企业、龙头企业开放数字系统接口,促进供应链上下游中小企业实施标准统一的数字化改造,促进中小企业主动融入大企业供应链。引导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打造产业链协同能力,基于平台汇聚、组织制造资源,实现市场订单、研发资源、生产原料等与中小企业精准匹配。<\/p>\n

\n\t4.助力出口型中小企业积极开拓新市场。针对受加征关税影响较大的中小企业组织专场对接活动,推动链主企业、龙头企业开放供应链,加大对中小企业出口转内销产品的采购力度;强化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产销合作、品牌推广,推动商贸流通企业助力中小企业开拓新市场,获取更多订单。<\/p>\n

\n\t四、工作要求<\/p>\n

\n\t(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国资委、知识产权局、工商联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工作协同机制,中小企业主管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加强沟通协作,制定本地开展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活动工作方案,明确任务职责、组织流程和工作目标,确保对接活动有部署、有组织、有成效。各地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可及时在部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平台发布活动信息,组织企业报名,推动全国范围内企业参与。各地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在平台上发布的对接场次数量及成效,将纳入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评价及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p>\n

\n\t(二)做好活动谋划。各地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聚焦本地特色优势产业,提前摸排大企业需求,广泛动员中小企业、相关机构参与,根据企业合作意愿以及能力匹配程度,确定预对接企业名单,做好会前沟通指导,提升对接精准度和成功率,确保对接实效。要充分发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的产业集聚优势,做好对接活动的支撑保障。<\/p>\n

\n\t(三)丰富活动形式。各地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将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与科技成果转化、投融资服务、数字化转型等工作相协同,邀请有关高校、科研院所、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行业协会、投融资机构、数字化服务机构等积极参与,结合企业实际需求,组织开展专利发布、路演展示、投融资对接等活动,提升活动实效。鼓励探索将党组织联学共建,与企业间、校企间的参访交流、融通对接结合起来。<\/p>\n

\n\t(四)做好信息报送。各地中小企业主管部门牵头,会同同级国资委、知识产权局、工商联做好活动信息报送工作,于每季度末登录“全国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服务平台”,在“百场万企—成效专区”填报“百场万企”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活动成效,并于12月20日前将“百场万企”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活动统计表(附件5)电子版及盖章版报送至工业和信息化部(邮箱:cxfwc@miit.gov.cn),在重要活动举办后及时报送活动信息和成效。<\/p>\n

\n\t全国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服务平台链接:进入http://zjtx.miit.gov.cn/,<\/span>点击子模块“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p>\n

\n\t <\/p>\n

\n\t附件:  1.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的产业链专场对接活动表<\/p>\n

\n\t          2.部分省份举办的全国性融通对接活动表<\/p>\n

\n\t          3.大型民营企业与中小企业系列对接活动表<\/p>\n

\n\t          4.跨区域专利转化对接和“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活动表<\/p>\n

\n\t          5.“百场万企”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活动统计表<\/p>\n

\n\t <\/p>\n

\n\t <\/p>\n

\n\t <\/p>\n

\n\t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       国务院国资委办公厅<\/p>\n

\n\t   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       全国工商联办公厅 <\/p>\n

\n\t2025年5月22日<\/p>\n